開封美食探鮮記封丘卷煎兒,探尋美食背后
從人間天堂南宋之都-杭州出發一路向北,來到河南開封,北宋皇都地,探尋兩宋美食在兩地間鏈接的秘密。
杭州名吃西湖醋魚和開封名菜卷鯉魚焙面一脈相傳,杭州小籠包和開封灌湯包子是源遠流長,杭州的蔥包檜,定勝糕的背后故事都是宋朝民眾為了表達心中的心愿而做成的美食,開封這樣的民間食品也很多,今天給大家介紹個大宋民間傳奇菜-封丘卷煎兒,這菜還一個別名就是“”黃袍加身”。對,隱喻的就是宋太祖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故事。
在開封一家知名食府我們終于品嘗到了這個穿越千年的皇家風味,這道香而不膩,色澤金黃的卷煎兒,自宋代是豫菜里的傳統名吃,常常被市民群眾當做下酒的絕配。
關于這個開封名吃,酒店服務人員還給我們講了個這道菜背后黃袍加身的歷史故事。
話說宋太祖趙匡胤在后周時期,任殿前都點檢,掌握兵權。周世宗柴榮死后,他的七歲的兒子柴宗訓繼位。由宰相范質、王溥輔政。
公元年春節,后周朝廷正在舉行朝見大禮的時候,忽然接到邊境送來的緊急戰報,說北漢國主和遼朝聯合,出兵攻打后周邊境。范質、王溥作主,派趙匡胤帶兵抵抗。當天晚上大軍到了離開京城二十里的陳橋驛,趙匡胤命令將士就地扎營休息。兵士們倒頭就呼呼睡著了,一些將領卻聚集在一起,悄悄商量。有人說:“今皇上年紀那么小,我們拼死拼活去打仗,將來有誰知道我們的功勞,倒不如今就擁護趙點檢作皇帝吧!”沒多久,這消息就傳遍了軍營。將士們全起來了,大家鬧哄哄地擁到趙匡胤住的驛館,一直等到天色發白。趙匡胤起床后,還沒來得及說話,幾個人把早已準備好的一件黃袍,七手八腳地被在趙匡胤身上。大伙跪倒在地上磕了幾個頭,高呼“萬歲”。接著,又推又拉,把趙匡胤扶上馬,請他一起回京城,后周恭帝讓了位。趙匡胤即位做了皇帝,國號叫宋,定都東京(今河南開封)。
陳橋兵變,趙匡胤被黃袍加身的場景傳說就在到達陳橋驛站的當天晚上,趙匡胤軍中的掌書記趙普命廚師用豬肉餡和雞蛋做了一道菜。趙匡胤嘗后大喜,問道這是何菜,竟如此美味。趙普趕忙說是豬肉。趙匡胤又問“豬肉為何有這般味道?”,趙譜回答,“豬肉本是很平常,但它披上黃袍就能非同尋!。這道雞蛋豬肉搭配的卷煎就成了御用菜,一直流傳至今。
這個故事激發了我對這道美食以及美食背后大宋發源地的探源興趣,聽說陳橋驛也不過離開封20里,在黃河以北與開封隔河相望,現在屬于封丘縣域,于是我們從開封驅車向北二十里來到封丘陳橋驛,尋找遺落在民間的美食。
到了封丘,和一個做卷煎的店老板聊起趙匡胤黃袍加身的傳奇故事,他的美食說得益于這個傳奇。
店老板說其實宋太祖在河南民間名聲并不太好,老百姓對趙匡胤黃袍加身,騙奪后周皇家孤兒寡母的江山的看法還是有點憤憤不平的。
因為正派人不帶這么玩的,吃了主家的飯還想要主家的房,不是君子所為也。
看店老板將這從蒸籠里提溜出來的黃袍加身美食,放在案板上,咔咔咔剁成薄片堆盤兒遞給食客們,并為食客送上由蒜汁,醋,鹽醬油做的蘸碟兒,任由食客做下酒菜,我突然意識到,原來,歷史雖然是勝利者的歷史,但公道一直自在人心。如果做人不是得端坐的正,即使你黃袍加身,你貴為天子,在老百姓心中也不過是一道下酒的美味而已。
開封的卷煎兒,有點意思!
轉載請注明:http://www.ywd3mv2.cn/kfly/65725.html